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缅怀先烈中感恩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于4月1日组织思政课教师、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马工程学员共40余人前往兴县开展“红色耀三晋 青年永传承”清明祭英烈主题实践活动。

上午,师生一行来到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苍松翠柏下,烈士丰碑前,师生们默哀、敬献鲜花,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贾嵘同学诵读《写给先烈们的一封信》情感真挚,字字铿锵,唤起在场每个人的共鸣。随后,师生一行参观了“四八”烈士纪念馆,了解黑茶山空难历史,重温先烈英勇事迹,宣讲员乔博深情朗诵《守护信仰的丰碑——“四八”烈士纪念馆里的忠诚赞歌》,师生们深受感动。
下午,师生一行走进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聆听革命故事,触摸历史脉搏,感受革命精神。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旧馆(晋绥边区政府及晋绥司令部旧址)师生们驻足细观,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贺龙元帅亲自设计、亲自栽种的“六柳亭”前,师生们集体朗读了《晋绥回声》,表达着对晋绥英雄们的无限敬仰与坚定传承的决心。全体党员师生重温了入党誓词。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宣教科科长康彦红为师生作“讲好红色故事,弘扬吕梁精神”主题讲座,讲座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康小兵为康彦红颁发了校外思政课兼职教师聘书。师生一行还到蔡家崖乡北坡村(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进行了参观学习。


马克思主义副院长康小兵说,“革命旧址是最好的课堂,先烈精神是最生动的教材,我们要在红色足迹中读懂信仰的力量。”副院长贺晓娟说:“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思政教育实起来。我们将继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学思践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尹伟沣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我们要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