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115 · 传播者 · 第三十五期 ·江西红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江西红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黄土高坡的《信天游》,三湘大地的《浏阳河》,还有湖北的《洪湖水》,四川的《红梅赞》,和赣地以山歌为源头的红歌曾影响并传唱了几代人。
今天人们心目中的红歌,大多是指革命传统歌曲。而江西是它当之无愧的大本营、发源地。随着红军长征的脚步,老苏区的兴国山歌、红军歌曲传向了全中国。
在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红土地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流淌着那样动人和谐的音符。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曲调欢快、幽默、风趣,贴近生活的同时又扬溢着红军革命斗争中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当时革命歌曲中流行的“高、硬、快、响”风格截然不同,新鲜独特的曲风,令其在百多首《战地新歌》中格外受到全国听众的喜爱。
据填词者唐山樵回忆:上世纪60年代,唐老在井冈山报社工作。1965年,唐老接到上级交派的任务,要创作一台大型歌舞《井冈山颂》,大型歌舞的主题歌尤为重要。接到任务后,唐老造访了一批老红军、暴动队长和红军家属,在聆听一位老妈妈讲述她的丈夫与独子在战斗中牺牲的故事后,唐老带着激动的泪水回到井冈山小学,只花了半天左右的时间就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命名为《井冈山上太阳红》,负责谱曲的朱艾南也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的创作也与《井冈山颂》有关,因创作《井冈山颂》,唐老再次上井冈山收集素材。在一次野菜“忆苦餐”会上,老暴动队长邹文楷等人讲了一个毛委员带头吃野菜的故事。当年,有一次早饭吃野菜汤。有战士说:今天的野菜太苦。毛委员便舀了半勺野菜汤一下喝完,还说:“味道不错嘛!再给我盛一碗。”红军战士说:“这野菜汤毛委员能喝,我们也能喝。”
《苏区干部好作风》》
兴国山歌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年的苏区根据地,在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兴国山歌处处响起,时时被唱,对扩大红军、鼓舞士气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力,因此流传着“一首山歌三个师”的佳话。
《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一首典型的兴国山歌,由江西著名作曲家贺大行编曲,陈良运、熊永立编词。在全国第三届《战地新歌》征集活动中,被改名为《红区干部好作风》入选。江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罗德成与马孟丹的男女声对唱声情并茂,乡土味十足。几十年来,《苏区干部好作风》一直广为传唱,歌词里苏区干部廉洁奉公的模范形象,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因而被老百姓歌颂。
《送郎当红军》
这是一首真正原生态的江西民歌,未经后人加工改编,基本保持了苏区年代的原来风貌。但是,相同的歌名,在老苏区赣南、吉安各地却流传有多种不同的版本。歌词基本大同小异,曲调则各有不同。流传最广的是六十年代由北京空政文工团选入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再加上《当兵就要当红军》组成的小联唱。
《送郎当红军》这首歌感情真挚,旋律优美,革命加爱情的题材在革命歌曲中也不为多见。1962年,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唱表演唱》拍成舞台艺术片电影在全国上映后,《送郎当红军》走出了江西,受到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
《八一起义小唱》
看到这首歌名,许多读者也许会有一点陌生。但在中国革命歌曲史册中,作为唯一一首表现南昌八一起义英雄事迹的歌曲,它却享有重要地位与很高知名度。
歌曲原来是一首南昌民间传统小调,在南昌八一起义的第二天,南昌的老百姓们自己编上新词,在街头巷尾传唱了开来。它以生动形象的口语化歌词,老表熟悉亲切的民间曲调,记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历史事件。全国解放后,在上世纪50年代初,南下江西的老音乐家孙效祖将其加工整理,编成了合唱曲。如今,这首歌曲的曲谱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被放在显要位置展出,讲解员说起当年的情景,也会情不自禁地为观众唱起这首歌。
《八月桂花遍地开》
欢快动听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具有浓郁的老苏区革命民歌色彩,不仅广泛流传在江西中央苏区,在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十分流行。表现了老革命根据地人民欢庆胜利、欢欣鼓舞的美好心情。歌曲是由当年的苏区军民采用广为流传的汉族民间小调曲牌《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的,原曲也叫《小小鲤鱼粉红腮》。
建国之后,作曲家李焕之曾将这首歌改编成合唱曲。1965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的“会师井冈山”一场中,以女声合唱加舞蹈表演,一时间红遍全国。1974年,又作为江西五首革命历史民歌入选《战地新歌》第三辑,在全国更为流传,更成为中国革命民歌的经典曲目。
编辑:李子悦
终审:张梦娇
关注思政115
与你邂逅精彩
投诉